2022年7月30日,首届乡村相见公益论坛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与农道基金会主办,湖南省乡村振兴局指导,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与农道基金会研究中心承办,主题聚焦“乡村建设人才的发现、成长与行动”。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付刚华,湖南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刘小青,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许源源和农道基金会发起人、理事长孙麟出席论坛并致辞;八十多位来自政府、高校、乡村、公益组织、企业的知名学者、乡建专家、企业家、公益人士代表,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与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与对话交流。
论坛伊始,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付刚华向参会嘉宾致开幕词,并向来宾们介绍了中南大学如何立足自身特色,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自己在智力、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助力乡村建设的传统与成果。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在开幕演讲中表示,乡村发展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发力;不要孤立地看待乡村发展人才,而应意识到人才流动才是根本;要破除制约城乡之间人才流动的各种政策障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团在主题演讲中提出乡村振兴是中国最大的公益,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方面不可分割,而这里面的牛鼻子是“人”,一切工作开展都“为了人、依靠人”,并分享了农禾之家在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方面的“经棚案例”。
益阳市南县南山村党总支书记赵志祥结合南山村的实践,就如何培养特色实用人才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主旨分享。赵志祥认为,从乡村自身角度来看,能帮助村里解决问题的人都是人才;村支两委需要有更广阔和长远的视角来考虑乡村的事情,不能只看现实好处。长沙县树湘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吴炯基于自己的乡村公益实践,分享了如何在乡村发现合适人才的经验,并指出乡村建设人才更多应从乡村本土发现和培养。吴炯认为,乡村社会发展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基层公益组织的行动,在让老百姓有真实获得感的同时,可以实践和传递这种精神力量。
著名乡建专家、农道基金会发起人兼理事、北京绿十字创始人孙君在“不要挑战农民的专业”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乡村建设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但乡村有着一套与城市不同的话语体系和治理结构;外部力量在参与乡建时,应尊重乡村的“主权地位”,充分借助村支两委的力量。孙君尤其强调和重视小学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并分享了自己从乡村小学教育入手参与乡建的成功案例。
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颜卫彬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乡村对中国人在情感和现实方面的价值与重要性,认为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在人才画像、标准、能力和培养机制等方面经验和优势,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
之后,孙君、赵志祥、颜卫彬、以及湖南大学的汪忠教授分别作为实务、乡村、企业以及学界代表,与现场的来宾进行了对话,各方围绕“乡村建设人才的发现、成长与行动”这一主题,进一步交流了乡建人才发现与行动的标准、方向以及策略。
在闭幕演讲环节,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就“如何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他系统介绍了所在基金会推出的“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该计划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孵化+社群营造+市场对接”的方式,在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此外,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专家审查组组长、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和中国民促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黄浩明通过视频方式向本次论坛表示祝贺,并进行了观点分享。中南大学学校办公室雷先阳副主任,科学研究部罗英姿副部长,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欧旭理研究员,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国清教授,建筑与艺术学院朱力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论坛,为乡村振兴的跨域合作送上祝福与关注。
除了各方的分享与交流之外,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农道基金会、袁隆平基金会还在本次论坛的现场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文件,共同为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与农道基金会发起成立的、致力于乡村建设领域社会创业者培养的“乡村相见公益学堂”揭牌。最后,本次论坛在深受大家喜爱的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李兵先生欢快、亲切的声音中,圆满落下帷幕。
乡村相见公益论坛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与农道基金会合作推进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探索与尝试。未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还将继续秉承“知行合一 经世致用”的校训以及“仰不愧天 俯不怍人”的院训,协同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坚持贯彻“四个面向”,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时要求的“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