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梦想的青春里,他毅然选择走向基层奉献自己;在大山深处的村落中,他忍受着孤独不断深入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坚守初心,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让我们走进中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王科的故事。
王科,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社会工作专业2020届硕士毕业生。云南省2020年定向选调生,现就职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县委办,在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庄科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
生在基层,长在基层,以服务奏响青春
他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的一个偏远壮族小村庄,从小生长在农村,学习在农村,上大学的时候也经常去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活动,有些时候也会开玩笑地说“他黝黑的肤色就是他经常行走在基层的无声见证。”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的阿朝村是云南省最大的雪莲果种植基地之一,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雪莲果商贩不能进村收购,导致很多农户只能任由它在地里面,但是雪莲果长“憨”(长老了)以后就不值钱了,因此哪怕是很低廉的价格也要销售出去。为了尽快把地里的雪莲果挖出来,部分农户会寻找其他村庄的人帮忙挖,王科在结束他的大学生活即将奔赴岗位的前夕,也跟随亲戚去挖雪莲果。看着一大片雪莲果滞销在地里面,王科在想为什么不开辟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呢?他把这个想法和村子里面的一些朋友说了以后,随即尝试运用网络的力量通过抖音电商帮农户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这一想法也得到了一个已经有一定电商经验朋友的支持。通过录制雪莲果的形态、挖的过程以及品尝雪莲果等短视频,提升了当地雪莲果的名气,还扩大了当地雪莲果的销售途径。
视频中的王科,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刚走出大学象牙塔的学生,而是像一个扎根基层已久的基层工作者。谁能想到,这个脚上沾满泥巴,手上提着雪莲果的人,是还没有到基层上任的大学毕业生呢?
踏实务实,夯实根基,以奋斗舞动青春
2020年11月,王科被单位选派至龙庆彝族壮族乡庄科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尽管在驻村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驻村的环境还是让他大吃一惊。龙庆彝族壮族乡属于典型的农业乡,境内山脉是横断山脉过渡区,群山连绵,山石丛生。庄科村是龙庆乡下辖的14个村委会之一,通往外面的只有一条2.5米宽的道路,而且崎岖蜿蜒,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6公里,距县城41公里,聚居着汉、彝、壮、苗、回五个民族,下辖7个村小组,有村民361户1474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449人。当地村委会干部称庄科村是龙庆乡最偏远、发展动力不足的村委会。
脚踏泥泞,激情奋进。有人说基层干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可谓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王科刚去驻村的时候,第一次在村小组长面前做自我介绍,有点紧张且担心冷场,却看到一个村小组长竖起大拇指笑着说“欢迎来到庄科”,他深受鼓舞;春节前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给疫情防控增添了许多挑战,需要及时入户排查返乡人员的信息,做好登记,并按照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管控工作,他领悟了奉献;村两委换届期间,由于几个村小组之间比较分散,需要翻山越岭抱着选票箱挨家挨户的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选举,有时候还会遇到村里人家养的狗追赶,他学会了无畏。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多少日夜悠然见溜走,不知不觉地,王科到基层选调工作已经四个多月了,逐渐褪去了大学生的青涩,更加贴近基层,他身上的泥土气愈加浓厚。
不悔选择,砥砺前行。讲解一个政策,可能需要多次进村宣讲;报送一份表格,可能需要多次入户核实;提交一个材料,可能需要多次往返县乡村。同时居住在村委会里面,没有专人负责伙食,需要自行购买和烹饪,夜晚还要面对一些蚊虫鼠蚁的骚扰。少数民族的语言难懂复杂,在一个聚集着4个少数民族的村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习俗让王科和村民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条件的艰苦、环境的陌生、语言的阻隔、繁琐的工作等无一不在考验这个刚离开大学到基层工作的青年。那段时间,王科也有过挫败、无助,有过迷茫、失落,甚至有想过放弃,但每当他想起肩上的责任,每当看到勤劳朴实的村民,他暗暗告诉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角色,对得起自己面对的群众”,他便重新燃起了工作的斗志,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他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努力发现环境中好的一面,逐步改变自己的心态,慢慢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同时,他向有经验的同事寻求帮助,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向群众学习,走村串户去拜访村民,主动了解、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会主动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换灯泡、修水龙头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科和村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村民也逐渐向王科敞开心扉。走访村户时,淳朴的乡亲们和王科唠家常,也会关心他的个人问题。以耐心换真心,以真心换真情,为群众做实事,将自己的一片真心展现给群众,这是王科面对群众问题最大的技巧。
(图为开村民会议)
长路相伴,感动相随,以信念续写青春
当谈及是怎样的力量让王科在基层扎根下来,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村里有一户四口之家的建档立卡户,原本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了危房改造,加上父亲在外面务工,生活还算过得去,但不幸的是家中父亲在外务工时去世,家中的母亲身体又不便,还有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女儿。失去了家里的唯一的劳动力,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王科和他的同事们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个情况,虽然这个家庭不是王科挂联的帮扶家庭,但是看到这个困难的家庭,王科当下决定为这个家庭做些什么。为了解决这个家庭的困境,王科开始寻求能够帮助她们的方法,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个家庭虽然是建档立卡户,但是没有低保。王科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会干部协商以后,决定为这个困难的家庭争取3个低保名额。可是,争取低保的过程又给王科带来了新的挑战,据了解,村里的低保申请是要有一定的程序的,需要村民提出申请,村民开会讨论通过才可以,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村民就会有意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科和他的同事们走访村民,和村民说了这一户人家目前遇到的困难,对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成功为需要帮助的三口之家争取到了低保名额。除了政策上的帮扶,王科和他的同事们经常自发给她们母女送米、油等日常必需品,看着她们脸上的笑容,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困难的小家带去一点温暖,王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这原本是一件小事,时间一久王科也没有放在心上。但后来每次当王科和他的同事们在打扫村委会的卫生时,只要这两个小女孩在家,她们总会积极地来帮忙。当被问起时,她们说这是妈妈要她们来做的,妈妈告诉她们“村委会的几个哥哥是好人,我们要多听他们的话”。轻轻的一句话,让王科眼眶湿润,这一刻,基层工作中的辛苦都烟消云散。基层人民的幸福是王科前行的动力,王科在基层扎根,在基层成长,同样也被基层人民所感动。王科坦言:一路走来,虽然有各种困难,但我对于自己基层工作者的身份认同越来越高,因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光荣的,能够为群众做些实事,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也是这份工作独特的闪光之处吧。
奋斗以证初心,实干以担使命。25岁,花一样美好的年纪,刚刚结束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还未领略都市的繁华、车水马龙的热闹,王科就奔赴深山,扎进基层。从此,他面对的是深山、是贫瘠、是日晒、是雨淋。时光因扎根基层而更有意义,青春的画卷因选调经历而更加精彩。王科表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未来的日子,将不忘初心,珍稀韶华,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他会牢记母校嘱托,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永久奋斗,奉献国家,用实际行动书写选调生无悔的青春。